星期五, 1月 16, 2015

阿底峽尊者臨別教言——欲求解脫的勇士心髓

阿底峽尊者到阿里地區住了兩年,期間,以菩提光王為主的眾弟子,向尊者求得了很多的教授。 尊者想回印度,準備起程的時候,菩提光王請求尊者再開示一些教言,尊者說:“有以前傳授的教言,就可以啦!”但菩提光王一再請求,於是尊者開示道:

哎瑪吙!
具足大智而心胸豁達的朋友們,
愚昧無知的我,雖然無資格建議,
但由於你們這些真心聖賢朋友們的鼓勵,淺陋無知的我就作些建議吧。

朋友們!
在沒有證得菩提之前,是需要上師的,所以,要依止聖者善知識;
在沒有證得真如之前,是需要聞法的,所以,要聽聞上師的教授;
僅僅了解佛法,是不能獲得佛果的,所以,光了解不行,要修持;
遠離對自心有不良影響的地方,常居住在能增長善業的地方;
在修行沒有獲得穩定之前,喧囂是有影響的,所以要依靠僻靜的山林;
要捨棄那些令自己生起煩惱的朋友,常依靠令自己增長善業的朋友;
世俗的事情沒有終結的時候,將它們擱置一旁而安住;
不論是白天,還是黑夜,恆時行善作迴向,時常觀察自心;
光有竅訣不去修持,有什麼用呢? 應如上師所傳的那樣去修持;
具足大恭敬心去修持,不久的將來,定會證果;
自己只要如理如法的去修持,吃穿自然會有的。
朋友們!
貪欲如鹽水,沒有滿足的時候,要知足啊!
棄傲慢與自滿,令自心調柔溫和;
所謂福報的喧囂,是修道的障礙,應該要捨棄;
得到別人的恭敬,是魔鬼的繩索,就像路邊的石頭那樣,將它捨棄;
聲譽和讚美之詞,是誘惑,應該象鼻涕一樣將它扔掉;
現在擁有了幸福和親情,但只是短暫的,應該拋之腦後;
比現在更長遠的,還有來世,為了長遠的來世,去積累些資糧;
臨終的時候,一切都會遺棄,所以一切都不要去貪著;
對弱者要生起悲心,尤其不要去欺辱他們;
應捨棄對仇人的瞋恨和對親人的呵護,親疏平等無別;
對於具足智慧的人,不要嫉妒,要恭敬並領受其功德;
不要觀察他人的過失,應觀察自己的過失,將自己的過失像壞血一樣清除;
不要想著自己的優點,要想著別人的優點,要像奴僕一樣,恭敬所有的人;
對所有的眾生,要生起父母的想法,對一切眾生,要像兒女一樣疼愛;
應該常常面帶微笑,心懷慈悲,遠離憤恨,說正直語;
無關的話語說得太多了,就會產生錯誤,應該懂得節制;
沒有意義的事做得太多了,就會耽誤修善,應該放下非法的事情;
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,不要下太多的工夫,下了也是白費;
一切都如願是比較困難的,具足宿業必然會成功,順其自然好了。
該耶!
若做了聖賢不悅的事,跟死人沒有兩樣,所以要遠離欺騙,正直做人;
今生的苦樂,都是前生的業力造成的,不要抱怨他人;
所有的安樂都是上師加持的,要念其恩德;
自身沒有獲得調伏之前,不可能去調伏他人,所以,要先調伏自己;
沒有神通,就沒有能力教化他人,所以要精進地修持;
積聚的財富,最終也要離散,所以,不要為了財富去造業;
如借來一般的享受,是沒有意義的,所以,要以布施供養做莊嚴;
為了今生的莊嚴和來世的安樂,時常要清淨持戒;
末法時期,貪瞋異常熾盛,所以,要披上憤怒的忍辱鎧甲;
因為懶惰,我們在輪迴中流轉到了今天,所以,要像烈火一樣勇猛地修持;
一直以來,由於放逸,我們虛度一生,所以,要修持禪定;
由於邪見,我們沒有證得真諦,所以,應該在真諦上下功夫。
朋友們!
輪迴的沼澤中,沒有幸福可言,所以,應該走到解脫的干土上;
上師的教授,若如實地去修持,輪迴的苦海就會乾枯。
以上的教言,不應該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,而應該放在心裡,請去實踐;
如果能這樣去做,不單我會高興,自他一切眾生也都會快樂。
愚昧無知的我,講了這些教言,請您聆聽!
(這就是阿底峽尊者傳授給菩提光王的教言)

星期一, 1月 12, 2015

官方幽默

【索達吉堪布的“官方幽默”】

   問:如果害怕老鼠,要不要懺悔?
  
  堪布:害怕老鼠不用懺悔,但想害老鼠要懺悔。
  
  問:怎樣才能不讓活佛偏愛有錢人?
  
  堪布:給他多開示錢財的過患。
  
  問:出家人為什麼要禁欲?
  
  堪布:搔癢固然舒服,不癢的話,豈不是更快樂?
  
  問:每天念經磕頭,不聞佛法;每天聽聞佛法,不念經磕頭,哪一個更有功德?
  
  堪布:每天吃飯不吃菜,每天吃菜不吃飯,哪一個更有營養?
  
  問:自從學佛後,周圍人總說:“你為什麼要學佛?它能帶給你吃嗎?”
  
  堪布:你可以問他們:“人活在世上,難道就是為了吃嗎?”
  
  問:好人有好報,為什麼我看到的很少?
  
  堪布:種子種下,能馬上吃到果子嗎?
  
  問:我家的蟑螂太多,佛像身上都有,怎麼辦?
  
  堪布:佛最愛眾生,不會介意的。
  
  問:如何提高遊戲中的技術水準?
  
  堪布:一直提醒自己:“別執著,這是夢中之夢。”
  
  問:弟子感到心不安,請上師用密宗的方法幫弟子安心。
  
  堪布:你須要達到什麼程度?
  
  問:沒有分別念,處於一種光明的狀態中。
  
  堪布:那你學燈泡就可以了。
  
  問:為何在乎別人的看法?
  
  堪布:“我”太重了,得減減肥。

和尚開示

每天一定要自己常常做總結,隨喜自己所造的善業,也要用心觀察發現別人潛在的善與美,隨喜他人做的善行,這就是觀功念恩的新理路!
要把這善的循環持續下去,看事情一定要看正向面不要只看眼前,對的事情有時候是因緣不具足,只要認真努力付出過,即使失敗了,休息一下,一切都可以再重新開始!效學師父一樣當常敗將軍!

星期二, 1月 06, 2015

法王開示:如何在忙碌的工作、生活中修行

一個具共通性的問題:我們平常工作已經很累了,怎麼還有時間修行?
如果降低工作品質,在這個不景氣年代,很可能會被裁員,請問法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?
法王針對這個問題回答說:
“所謂修行,就是修心,然後放到行為上用”。
“心需要一個家,這個家不在外面,如果心裏有個家,無論外在發生什麼事,都會覺得滿足、安定,內在有個家,心就可以休息休息、輕鬆輕鬆。”
法王說,在藏文裏,修行有兩個意思,「修」是指心中的慈悲、關愛,「行」是付諸身語的行動。要注意的是,這兩個字,都是「動詞」,就是要付諸實際行動。有行持,就會牽動整個社會,引起改變。
“只有發願是不夠的,要展現於行為,修行的力量才會顯現出來。”

【你的心,聽話嗎?】
“修行,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,如果我們不適時叫回外馳的心,久了它就會不聽話。”
法王說,如果修行,有光明的心,就算明天會死,光明的心也不會死,死亡時也許會失去一切,色身、財物都會消失,但光明的心和寧靜會一直陪著你;而如果不修行,沒有光明的心,看待世界都是負面的,就會覺得什麼事都沖著你來,連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負面的,生命就會變成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爭。
生命中難免有逆緣,法王說,消除孽緣最好的方法,就是心的光明。
“心的本質,是清涼、透澈、喜樂,具有光明的覺照力量,有種內在的寂靜
(此處法王說英文inner peace)。”
即使在死亡時,有了心的光明,就不會看到死亡的黑暗,心的清涼、喜樂、寧靜是不會和我們分離的。
而所謂修行,就是恢復心的光明、清涼、溫暖。
問題是,怎麼做呢?
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。此處,法王提到,要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:
一、不要把修行當成有時間性;
二、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;
三、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。

第一點,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。
不要把它當工作,有上班、下班時間,法王半開玩笑說:“像我就是整天在『工作』。”
修行有「時間性」、有「下班時間」的人,平常不修,進了佛堂,勉強去修也行,但會覺得不舒服,一坐上座墊,發覺和菩提心、慈悲心都不熟,就在那裏想:“菩提心你在哪裡呀,快過來快過來…”
平常生活中不觀修,進了佛堂就要開始修行,就像沒有暖身,就要開始激烈運動,是會傷身的,“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,修行要自然、平靜、習慣,心不是犯人,不要用暴力解決!
修行,是慢慢熟練的過程,不要很暴力的,希望啪一下解決。
譬如觀修慈悲,平時不修,修法念誦法本到“願眾生皆具足一切樂及樂因,願眾生皆淨除一切苦及苦因”時,就會覺得很奇怪,連小慈悲都沒有了,又如何能對一切有情眾生自然生起慈悲心?
所以,我們就要有次第、由近而遠的,從自己的母親開始觀修起,而後漸漸擴及有情眾生,這就是一個自然開展慈悲心的過程。

第二點,不要把修行當功課。
法王說,譬如做四不共加行,有些人太在意數字,連做大禮拜也去找一塊比較滑的板子,心想這樣滑得比較快,趕快做完,我就可以去領受什麼特別本尊法,上師也會覺得我好棒。
這樣拚命趕功課的結果,數字是進步了,但心卻一點都沒有改變。
重點是信心的增加,而不是數字的增加”。
“功課不是給上師看的,是給自己看的,功德是要獻給自已的。”

法王提醒,“重點是心性”,有些人太在意數位,譬如做十萬遍四加行,累積了很多個「0」,心性上卻沒改變,結果還真是個「0」

第三點,不要把修行當儀式。
法王說,不要把珍貴的法寶變成鄉下的祭祀儀式,觀修本尊時,重點是去思維特殊法相或法器內在的涵意

譬如四臂觀音,華人都覺得很奇怪,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四條手臂?
法王用中文開玩笑說,是不是觀世音菩薩“幹得不錯,所以佛陀就『欽此』,多賜給他兩條手臂?”多出來那兩條,“也不是藏人裝上去的,那不是藏人幹的”……光這四臂就有這麼多妄念,“ 那觀修千手觀音時怎麼辦?”

重要的是,要想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質是什麼,那是“慈悲喜捨”四無量心的象徵,
要思維這四無量心的功德


【你看到生活裏,熱呼呼香噴噴的佛法嗎?】
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種錯誤的修行狀況,接下來要怎麼做呢?
就是直接去觀修生活裏、人世間熱呼呼、香噴噴、活生生的佛法,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乾乾的文字。
“所謂佛法,不只聽到,還要看到,要有直接體驗”,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前,出王城四門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靜之樂,那就是悉達多王子直接體驗到的“法”,那種對生命本質的直接體驗,對修行歷程是相當重要的
至於在生活裏怎麼修呢?
法王說:“修行就在你的工作裏,就看你用不用。”當你設計或販賣一樣東西時,可以帶著「佈施之心」,讓它的品質更好一點
佈施,不一定要真的給一樣東西”,帶著善意努力工作,本身就是對社會的佈施,這是真正的菩薩行,真正的佈施
就像佛陀圓滿了佈施波羅蜜,但世間還有那麼多貧困的人,他到底給了什麼?
法王說:“佛陀給了他的未來,他的證悟是未來眾生無盡的資糧。未來無量,眾生也無量,豈不剛剛好?”

所以我們每天早上一起來,要憶持皈依戒,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,發願“今天的一切身語意,都要利他,不傷害任何眾生”,這就開始了「美好的修行的一天」。
有工作的人,要發願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快樂,幫助別人,讓辦法、讓品質提高,這就是工作裏的修行和佈施。

有伴侶的人,擴大對伴侶的感情,就成為對眾生的愛和慈悲,“真正的慈悲,是有感染力的”會自然影響伴侶,法王說,當一個太太非常慈悲,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園裏澆水,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很溫馨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