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5月 31, 2015

心靈講座:創造「人生高利潤」 ─ 改寫人生帳本 轉虧為盈 豐富美滿人生。

2015/5/31如得法師於中油中山堂之心靈講座內容:
人生總有一堆令人挫敗、不想面對的事情。
你想知道 如何將堆肥變黃金嗎?
挑戰你的思維 顛覆你的想像
摘要:創造「人生高利潤」十八法:
1.     境是兩面的,多思惟修習勝利、未修過患。
先針對負面及正面情緒進行損益分析,思考正面情緒對我們有什麼好處?負面情緒對我們有什麼壞處,思維比較二種的差異性。
a.   例如學生遇到良師,學生的人生有很大轉變,老師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,
b.  老師遇到目無尊長的學生,老師如何幫助學生,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,而不是怒目相視,造成互動愈來愈差。
負面情緒愈多是愈苦的,而且免疫力會降低,影響身體健康,而正面情緒愈多,心情是愉快的,身體情況也會變好,對自己有好處。喜歡生氣抱怨的人,通常人緣不好,人際關係互動也差,自己造業自己受,喜歡觀過的人不容易跳離生死輪迥,經常正面作意的人來生也會比較好,上個月有提到忍辱有五種好處,聰明的人,對境應該放下負面的情緒。

2.     常觀功念恩。
觀功念恩,養成習慣,自然負面情緒就不容易升起來,我們對有恩的人容易觀功念恩,但對有仇的人如何觀功念恩?師父曾經以過去白曉燕案例說明,地面有坑洞,前面的人已經掉下去,是我們的借鏡,我們可以避開坑洞,所以我們也可以感謝。其實我們能夠當人實在很不容易,每一個人對我或多或少都有恩德。如衣食住行育樂都需要來自不同的人的幫忙,直接、間接對我們都有幫助,所以面對任何人,我們都可以觀功念恩。

3.     分離心境,體會他/她人。
以寬厚的心來面對他人,老師面對搗亂的學生,能夠用關懷的心來面對學生,學生的生命就可能改變,大部分學生需要的,只是關心與愛護。
法師提到以前在教書時,也面對一些境界,學生上課不專心、無精打彩,成績不好,為了改善他的學習情況,先請教別人了解他的狀況,他沒有自信,成績不理想只考31分,如得法師幫他補習,也請第一名同學協助指導,第二次考試那位同學進步到91分,如得法師太感動了眼淚都掉下來,學生受到關心、鼓勵,他找到自信,上課也比較認真,生命也改變了。所以能夠放下自己的情緒,體會他人、關心他人,都可以改善人際關係的互動。

4.     良善溝通,互相暸解。
溝通非常重要,人與人之間的誤會百分之80的問題、煩惱都是都是溝通不良所引起的,做好溝通真的很重要。溝通首先是傾聽,用心傾聽對方的訴苦,問題就解決一半了,我們走大乘道要不捨有情。師父曾經將般若經收攝成二句話1.不捨一切有情,2.觀察諸法皆空。我們溝通要用對方可以了解的話。觀賞「快叫爸爸」影片,媽媽的話沒有講清楚,女兒又依自己的想法推斷,溝通不良的結果,誤會就大了。我們說話表達要很清楚,讓對方了解又不傷人,良好的溝通是讓對方感覺很舒服,又能達成目的,所以多一分說明、多一分理解,就可以少一分誤會。
5.     淨罪集資,緣善所緣。
法師提到曾遇到一位有點固執的法師,不易溝通,後來去找跟那位法師互動比較好的法師,了解如何和那位法師溝通的方法。當行有不得時,要先反求諸己。所以在正式溝通前,自己要先懺悔過去所結的惡緣,放下自己的成見與執著。進行溝通時,要先認同、接受對方一些好的觀點,建立良好的互動,對方也會放下堅持與執著,逐漸會接受不同的意見,最後雙方互動效果愈來愈良好。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我們的福報,會有很大的影響,如果我們累積很多的福報,但瞋心一起又燒掉了,實在很可惜。有一位宰相的家人,與鄰居爭地,宰相知道了就告訴家人,讓他三尺又何妨,並沒有運用權勢結惡緣,事情就圓滿解決了,所以說宰相肚裡能撐船。我們想要福報增長,就要去幫助別人,緣善所緣,同時也要降低負面的情緒。

6.     觀察對方是否故意傷我?
我們都不想生病,不想起煩惱,但生病、生氣會因緣和合而生起(對象、境、非理作意),我們觀察到有許多傷害的行為都不是故意的,當有些因緣成熟才會出現。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,每一個人都想要離開痛苦,得到快樂,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,而被煩惱所支使。當煩惱一現起,往往他不能自主,所以智者不要怪對方,要以悲愍心來對待有情。

7.     觀察是否本性惡劣?分離對方與對方的煩惱,思惟他人本性是否惡劣。

我們吃到黃蓮,會不會苦,當然是苦的,我們會不會怪黃蓮,應該不會,我們踢到石頭,要不要怪石頭,不能怪石頭。如果這個人本性是善的,不能怪他,他是被煩惱所控制,就應該怪煩惱,如果他的本性是不善的,是壞的,也不能怪他,要怪我們自已沒有看清楚。

8.     思惟業果:他人傷我必為前世我對他造惡。

一切都是有因才有果,他現在傷害我,一定有過去的因緣而起,過去所造的惡業今天成熟感果,也會消掉我們的業,現在他傷害我,他未來會受苦,他受苦,是不是也是我們害的,遇境要多思維業果道理。

9.     認清矛盾:
·        瞋心會讓來世更苦。
·        修忍辱的功德。他人傷我是饒益我,累積我的福報。

10.    祈求加持。
在祈求時,我們生命的角度會變得更寬廣,心念轉變成善的。會感受不同想法,放下執著。祈求也可以消除罪障,讓我們生命格局擴大(小時候,我們都曾經搶過玩具,長大以後,我們還會去搶玩具嗎?格局擴大,想法就會有不同),祈求啟白訴苦,我們的心結往往就很容易被打開。

11.    作師所喜,斷除不善。

師父在乎的不是結果,而是如不如法,該做不該做。我們依教奉行,緣在法上,才是最重要。團隊和合很重要,不和合、不如法,師父會難過、不歡喜。境界現起,別人的對錯已經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我們學習到什麼?有沒有斬斷煩惱。

12.    念死無常。(觀無常對我的好處)

經常想到死亡就比較容易放下。如果我們的生命剩下的日子不多,我們死的時候可以帶走什麼?什麼對我們才是真正有價值、有意義的。所以要常提起正念,如果我們死的時候,還有瞋心、會觀過,你會去那裡?我們都很清楚,墮落三惡道的機會比較多。如果有一位同行善友走了,我們想幫助他助念,結果因過去結了惡緣,他看到我們就起瞋心,有可能會往生善趣嗎?平時,我們要懂得寬恕、原諒、放下,能夠斷除生死輪迴的苦才是今生最重要的。

13.    法鏡內照。

對境應該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,反省自己,觀察自己,調整自己。法鏡如果外照,苦的是自己。

14.    憶念宗旨、目標:為利有情願成佛。同時也要淨化自己的煩惱。

15.    認清敵人:有身、我愛執。
苦的來源是我愛執,我們身體是煩惱,有身體就有煩惱。我愛執是痛苦的根源,我們都會認為自己比較重要,我愛執是以為自己是真實的,以自我為中心,所以長期陷入生死輪迴的苦海當中。【道德經】十三卷說:「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上,辱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何謂貴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;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托天下;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。」

16.    應生悲愍。

一切如母有情,對於造惡業的人,他很苦,他造了三惡道的業,未來就墮入三惡道,我們應生悲愍心,他真的很可憐,我們要幫助他離開痛苦。所以,遇到有人要加害我們,如果我們可以斷除瞋恨,修安忍心,反而可以清淨很多罪障,依靠安忍,可以圓滿廣大的資糧。

17.    清淨相:有情皆清淨光明。
每一位有情都有煩惱,煩惱就好像污垢,我們原有光明本性,都是被污垢遮蔽,看不清事實真相。我們有情眾生,本質都是和佛一樣清淨光明,世界上沒有比佛更珍貴的。有情都是鑽石、金塊非常珍貴,我們要斷除煩惱,讓心的清淨光明顯現。人之初性本善,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佛性,我們要成佛,也要靠有情才能成佛。

18.    眼見不足為憑:對境時都要正面作意。
人的視覺有限,會有很多錯亂的因緣,我們知道陳蔡絕糧顏回的故事,大家眼睛看見的是顏回剛煮好飯,自己卻先偷吃一口,而事實上顏回為了不讓孔子吃到不乾淨的飯粒,自己先把被沙塵污染過的飯粒挖起來吃,我們所看見的往往只是一部分,誤會就會這樣出現。從因果來看,對方的過失,往往是自己的過失所顯現,同一杯水,人、餓鬼、天人、魚,眾生業力不同,所認知的都不同,其實任何境界的示現,都是可以幫助我們學習、成長改善的。

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,先找到一位善知識,學習正確的方法,然後依教的方法去做。我們修行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,自己找到脫離輪迴痛苦的方法,也要幫助一切有情離苦得樂。

我們遇緣對境有三個層次,1先忍下來、2對境解決、3不起煩惱,同時幫助對方。如何遇境練心,要靠不斷思惟串習,變成習慣,自然而然就會任運而起(我們剛使用筷子、也要不斷練習,才會熟練)。入行論:「若事尚可改,云何不歡喜,若已不濟事,憂惱有何益?」


求加持的這個加持,加持這個字在藏文裡面叫○○,○是一種力量、一種威勢,○是一種轉變的意思,透由這種力量威勢呢讓你能夠轉變朝向於善的就叫祈求加持。
    當你這樣去祈求的時候,譬如說我們一直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,或是我們念咒,念唵嘛呢叭咪吽等等的,你一直祈求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,當你這樣一直念,一直念,念,念到心境跟他一樣或是說不用到一樣,你自己因為透由這樣念,業障慢慢消,慢慢消的時候,你會看到以前沒看到的東西這樣子,就是你開始站在一個高度來看待這個事情。
    如同兩個小朋友他們在搶玩具啊,一個爸爸媽媽來看這事情的時候,這玩具有什麼好搶的?你懂我意思嗎?可是你小時候也會搶喔,因為你小時候,現在你不是,現在你站在一個高度看這件事情的時候,這個玩具沒什麼好搶的,知道吧?同樣的透由祈求我們也會把自己的高度慢慢慢慢的往上提這樣子,往上提,所以你在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,你的執著也放掉了,這可以理解嗎?那這個必須要一些體驗,就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,常常這樣去祈求,祈求的時候你不知不覺,不知不覺你的業障慢慢慢慢消,看事情越來越寬廣,看事情的角度越來越高的時候,這種感覺慢慢消掉。這叫所謂的師父說叫做跟三寶訴苦這樣子,跟三寶訴苦就是呢,跟佛訴苦,跟法訴苦,跟僧訴苦,跟佛訴苦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,這樣念念念念念到後來,心境那個頻率開始在調,再調調調,之後得到加持的時候呢,本來你看不慣的東西啊,之後就能透過去這樣子,那麼這就是一種加持,所以不是說透由三寶加持之後你沒有困難,不是的,而是你在看到困難的時候,已經不會定義他是困難,知道吧?因為你已經超越他了,在看待事情的時候。

    或是對法訴苦,對法訴苦就是學習這個緣起性空這個道理。那麼對僧訴苦的話,找一個他在你的思緒當中幫你拓展,原來不要在那個循環當中啊,一直跳不出來,喔,也有這種理路。那麼就像有一個同學,他有一次就跟我說啊,他那時候很苦的時候啊,很苦的時候,那麼就跟另外一個同學訴苦,當他訴苦訴苦訴到後來,他整個心就打開了,打開了,打開的時候他就很感謝那位同學說,哎呀,非常謝謝你啊,那麼我這個很困擾的問題,你幫我解決,這樣子幫我,他很高興這樣子,很高興,那個同學跟他回答,他說啊你也不用太謝謝我啦,我今天跟你講的話就是那時候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跟我講的啦,人在自己心情不好,陷在裡面的時候啊,這些理路是現不起來,知道吧,旁邊這個人力量,喔,就現起來,所以他現在跟他講的就是過去他跟對方講的,知道吧,過去他自己陷在裡面的時候,自己跳不出來的時候,旁邊的人就可以幫上一把,這個就是我們透由祈求,對三寶訴苦,對佛對法對僧~~如得法師5/31心靈講座的部分內容

星期六, 5月 30, 2015

如何從「受支」、「愛支」、「取支」或「有支」用功斷除煩惱


問題:

師父開示從集諦或十二緣起思維觀察如何斷除煩惱,可以從「受支」、「愛支」、「取支」或「有支」用功,弟子還是對用功的心理行相不理解。

十二緣起圖-愛支取支有支回答:
簡單來說,什麼是愛支?面對到境界,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,這個感覺一定是要跟煩惱相應,才算是愛支。
什麼是取支?在心中萌生愛支後,透由各種因緣,令喜歡不喜歡的感覺更加強盛,甚至付出行動,去追求它或排斥它。
什麼是有支?經由前二者的潤澤,將之前造下流轉生死的業種子形成強而有力、決定引生下一世投生的業種子。
從此引申到平日我們面對到順逆二境時,下意識反應都是隨著煩惱無明來決定自己要喜歡還是不喜歡,因為這樣一支接著一支,一輪的十二緣起還沒結束,下一輪的十二緣起早已開始,無盡的流轉生死由此產生。
師父引導我們,如果想停止這樣一種規律,要從改變愛支下手。也就是在貪瞋的境界現起時,察覺煩惱,改變固有的感覺。所以必須有人跟我說正確的認知,讓我們知道可以用另一種角度看待事情,這也就是「聽聞正法」所要達到的目的。當有了正確的認知,但慣性的思考因為串習很久,仍會不斷現起,這時就要認真反覆串習所聽聞到的正知見,想盡辦法熟悉它,甚至用它動轉內心的感受,這就是「如理思惟」的內涵。
剛開始,正對境界時,正知見無法現起,通常都是在事後才想起,內心感到後悔,這時堅持地思惟,不斷串習,面對境界漸漸能夠現起,最後改變內心無明所帶來的感受
所以師父說:「聽聞了正法後,要能夠如理思惟,內心生起正知見,然後按次第修習;正智現前的時候,無明就破了。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識滅了下面整個就沒有了,生死就斷了!」
舉個生活例子:一般人上餐廳時,很習慣就只會現起好吃或不好吃的食物,隨即心中生起貪、瞋的情緒。而師父把餐廳取名為「思源廳」,我們稍稍思考師父的用意,就會在我們的心中,多了「飲水思源,要懂得感恩」這概念。如果在每次上餐廳時,多去串習這個概念,之後上餐廳時,好吃不好吃已經不重要,而是會非常感恩供給食物的同學。這就是把煩惱(愛取)轉換成正念,用正念去造善業的種子(有)。
試舉一例,在生活中運用觀功念恩、代人著想等概念也是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。
解答法師:釋性展

星期三, 5月 20, 2015

真如上師法語。苦難背後的真相

我們凡夫看事情,就會看現在的苦難,但是實際上,你正在做最輝煌的事情,你正在擺脫苦難的過程。

如果能夠常常這樣,提起這樣意樂的話,你們在遇到現實困境的同時,你還能夠感覺到一種像 師父那樣的燦爛的笑容。

其實 師父每一個燦爛的感覺常常是在最苦的時候發出來的,常常都在大家覺得哀鴻遍野、走投無路, 師父就會發出燦爛的微笑,或者說會抉擇出這種苦難的生涯對我們生命的稀有力,所以 師父他會成為一個永遠打不倒的人,因為什麼呢?

因為他正確地抉擇出因果,他不會迷失在事項,不會迷失在一些人見解當中,他永遠用最犀利的眼光,用最精確的目光,注意腳下的一步。

腳下的每一步通向哪裡呢?如果能夠常常提策自己這樣的正念的話, 師父說,這一輩子,把自己累得又乾又瘦,來生就沒有了(苦難),如果這一輩子什麼都不幹,然後白吃白喝,天天養尊處優,過這樣生活的話,那福報花盡了,你一定墮落。

所以,看你們這麼辛苦,我一方面覺得有點心疼,然後一方面會有著為你們祝福的感覺,因為終於走上這條路了,可以為眾生、為佛法事業苦成這個樣子,這真的是福報、福報,這真的是福報,因為我也在修這個,因為我們事情差不多一樣多。

所以說,如果這一部分,我們對自己所做的這一部分,能夠常常修隨喜,進行觀察的話,我們這個心,要經過多少的焠煉,那就能夠越挫越勇,最後就像....。

真如上師教誡-苦受來臨時,該如何?

如果在苦受極其強烈的時候,正念還沒有失去,那你就不用憂慮,聽到嗎?

我覺得不用把所有的目標集中在苦受一定要停止,因為惡業沒停止苦受就不會停止,但是苦受可以和正念同時存在,我很苦,但是我有正念, 譬如說在死亡的時候,那個如深龜脫一樣, 那到底我們這一生造了什麼業?然後到哪個時候出現?到底會怎麼一個死法?

哇! 在這房間裡的人有誰可以決定呢?

但是做為修行人,可以決定的一點就是,我哪怕被脫皮、抽筋、我生生世世皈依三寶,皈依 上師、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這個皈依的心就好像苦海上的日輪,海是黑黑的,可能很大很深的,但是日輪是很光耀的,那些苦海上的波濤絕對淹沒不了日輪的光輝,你知道我想說什麼?

不用在意苦受沒有消失,因為苦受是惡業的折射,會這麼痛苦就是過去惡業爆出來的,那麼在惡業爆出來的時候,如果失去正念,去想惡念又在苦受及苦報來臨的時候,種了一個什麼來世的苦因? 那麼就證明了這種苦受是生生世世不會停歇的!

所以當苦受來臨的時候,把自己的心趨向光明的地方,那就是去皈依三寶

皈依的學處是在皈依的三寶裡,如果能在自心中思惟三寶的功德,就會獲得三寶的法喜!

有句話說「苦受不能奪」,我問你們「苦受不能奪」有沒有寫不能生苦受? 注意聽我這一句話的差別!

經典上是不是沒有寫不能生苦受,苦受不能奪去什麼? 你的歡喜心! 有苦受但是心裡高興,你就會看見有些大德到最後得了病,有的時候非常非常的難受,但是他歡喜,當這種歡喜力在越來越多的時候,苦受就被壓服掉

但是一開始去念苦的時候, 就是你的正念要在苦受中間,像一棵小嫩芽一樣,要在石縫裡把它抽出來,長成在堅固懸崖上挺立著的松柏、松樹、就說那些嬌嫩的枝幹,就立在那個狂風和寒冷中,長著正念!

所以你第一步的決定,在苦受的時候持正念,並不是期待苦受消亡,只要在提正念,你就勝利了!!對不對?因為誰也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到來,因為就說我們應該都有一個準備死亡的時候提正念的心意吧!

所以緣念著自己對 上師三寶的皈依,何時死去立刻就把正念提起來!

像我現在跟你們講課,我很難受,我都吸不到氣,或頭暈,但是我心裡還是很高興,因為這一刻我有在造善業,重點是「苦受不能奪」而不是「沒有苦受」!

我們修行人應淬鍊的就是這樣的一份心! 皈依學處在開始的時候,也可以在我特別痛苦的時候獲得,憶念到 師父的時候,其實有的時候是苦受一下子就消失了,(記得)要修信!

【真如上師法語】—— 確立生命的遠大目標

如果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中,有很多的大乘善友,那你從現在開始努力,你以後就會被這些行菩薩行的行者所包圍。



現在你的周圍,全部都是行菩薩行的人,無限生命的未來,死死生生、生生死死,何足畏也!因爲再來我們還是在一起,我們還是會繼續地互相關心、互相鼓勵,在這條路上一起走到成佛。

你想過這種感覺嗎?所以 師父在示寂的前一天,就教誡我們說:「我們這群人不能散了」,這條路我認爲一個人是走不成的,太可怕了!不要說病的時候,各種障礙來的時候,沒有人在旁邊,你就像個瘋子,你就是個傻子,第二天睡覺起來,你就兩眼發直,什麽都不是了。所以說呢,非常希望你們能夠珍惜。

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人?就六七十億好了,在這六七十億人裏面,你這輩子能夠常常看到他的臉、聽到他聲音的人就這一群,如果你抱持著想要利益衆生的想法,然後,每天見到的人都還不能好好地對他,那到底還能利益誰呢?

從生到死是很快的,「刷!」一下,這個人就不見了,如果在你遇到他以後,你真的沒有為他的生命很真誠地奉獻自己該做的,會後悔莫及。

所以生死就像電光一樣迅速地在這種迅速的洪流中,你我必須好好地珍惜對方,因爲對方已經步上求解脫、求成佛、要發菩提心的路上,要走過多少生的歷程,才能走到這一天。

一生要做的呢?乃至於千生萬世要做的遠大目標,跟短期的目標結合,然後落實到每天的行程中,每天都是為了最究竟的目的,這樣的生命能夠絕對的精采。

因為由於目標的攝持,使得每日的生命已經漸漸遠離瑣碎空虛的狀態,雖然所做的還是一樣的行為,但是有遠大的目標,每件瑣事都是偉大的腳印

就像一個王子的童年跟市井小民的童年絕對不一樣,在日日中數數發心,將心力貫注於每個看似平凡的日子。

最偉大的爆發力,就是恆久持續地對目標的忠誠性,並且能夠堪忍,堪忍,忍受辛勞,折磨,乃至屈辱,在每一次失敗當中,不斷地戰勝以我愛執為中心的生命狀態,我們會達到佛地。

那是最美的高峰,最圓滿的大智,大悲,大樂,大力!

這是多麼動人的事情,多麼震憾的事情!

多麼醉人甜蜜的事,多麼多麼幸福的事!

所以,我們要成佛,為利有情願成佛,速疾速疾地成佛!

上師法語。該如何面對難擋的瞋恚心?

你學廣論比他先學,你就該做他的善友。

因為,表現出一種雅量大度,我先放下身段,跟你懺悔,就算我對了,我還是跟你懺悔,久了以後,他是不是就心裡依靠你了,對你覺得很有敬意。雖然跟你吵好像欺負你,但久了之後,他就對你有一種敬意,再久了之後,是不是你說他就會聽了,會聽的喔!忍一忍,久了之後就聽了。

但是如果你已經恨他了,非常恨他,你就要先去佛堂裡把恨意懺悔掉。

不能恨世上任何一個有情,因為瞋恨會使你來生長得奇醜無比,混身發生惡臭,頭髮像鋼絲一樣,總之就是一個不可愛樂的容顏,你來生就會得到。

就算你覺得他不可原諒,你必須恨他,你必須要在意,來世我有一張什麼樣的臉?你一生氣眼睛就扁掉了,然後鼻子就塌掉了,嘴就歪掉了!天天造,一個很奇怪的臉,就造出來了,都是瞋恨的烈火燒毀了來生的容顏,不但你自己不喜歡看,別人、所有人看都嚇到,身體還會發出惡臭。

基於瞋恨的過患的原因,我們必須在心裡停止對有情的瞋恨,尤其對傷害我的人,傷害我,我瞋恨他,是不是我們覺得很合理?

你害我、我當然恨你,這個在佛法是不合理的,為什麼?因為你已經被傷害了,你還傷害自己的來生嗎?

現在一瞋恨就吃不下飯,睡不著覺,身體就生病,什麼高血壓、心臟病。是不是一生氣,你把一把自己的脈,心跳特別快,臉會變顏色,眼睛變大,呼吸變得不平靜。這一切常常生氣,常常生氣,就生病了,生病之後躺在醫院哩,還不是自己受苦!

很多事情想想佛法會教我們怎樣對自己好,怎樣對他人好,就算你的事完全有道理,不要生氣,學著練習不要瞋恨,因為瞋恨有太多的過患。

通常心力很猛,瞋心很強,你覺得你的脾氣很大,非常容易發瞋恨心,你必須要小心,你來生長得什麼樣,你必須要很在意,你來生長得什麼樣,要看一看瞋恚的過患,自己防護一下。

這樣的話,我修習安忍,我不生瞋恚心,不觀待你對錯,不觀待你傷不傷害我,因為我是佛弟子,依教奉行,我要很注意我的來生,很在意瞋恚的烈火,不要燒毀我的菩提資糧,所以我不跟你發脾氣。

有時候我也想發瞋恨,然後想一想說,因為菩薩戒、戒律的原因,我不想犯戒的原因,所以我就不瞋恨你了。我就跟人家開玩笑說,你知道現在是誰保護你了嗎?是佛菩薩。所以我才沒拿拳頭打你,因為佛菩薩讓我好好持戒,因為我想到持菩薩戒律的原因,因為怕犯戒,就不跟你罵、就不跟你打。

不愉快的事就忘了吧,別再想了。想了一千遍也沒有用,不會重來了,讓它過去吧!勇敢的跟它說:滾開吧!不要再想了!滾開吧!

滾開比較有力,也比較能發洩你的瞋恨,滾開吧!不要再想!不要在心裡翻騰,每天喝毒藥,你就過得太痛苦了,我覺得你沒有必要這樣活著,真的沒必要。

我想怎樣?不要生病,然後好好學法。儘管生命這麼不如意,遇到格魯巴,遇到上師,上師是最疼愛我們的人,像 師父,還有這麼多出家人,有這麼多善友,就說好好的沿著這條路修行的話。

實際上生命美麗的事情,都會在未來等著我們,你們相信嗎?你所期待的所有美夢,這一生達不到的,全部都在未來,全部都在未來等著我們。

因為我們造善業,因為善業就有樂果。在這一生,如果惡業成熟的時候,好好還債,不要瞋恨,不要繼續造惡業,這樣的話,來生就會比現在好。

如果來生比現在好,你為什麼要絕望!如果你所有美麗的夢想,都在未來的路上一站一站的等著你,一個生命的旅程,一個生命的旅程等著你,那你為什麼要苦?苦於今生我達不到的夢想而絕望呢?

為什麼把生命的旅程看得那麼短呢?長看一下,努力一下,然後再等待一下,你所期許美麗的未來就實現了,所以希望大家把自己的人生規劃長一點!這一生不圓滿的、未來、來生都可以圓滿。

所以這個有情的痛苦,就是熾盛到了極點,他淹沒了一切。這時如果能夠予以慈悲的關注,但是你說得好聽,人家在那爆發一百度忿怒,我在這非常溫柔的,然後又有什麼霧氣啊、又有水波、又有蓮花,這怎麼可能?那邊轟轟的轟鳴,我怎麼平靜呢?

這就要練!因為你平常對他的關愛的等流就很強,所以當他轟鳴的時候,你還能夠保持平靜。

要練!練久了就不跟他一般見識了!你發你的火,我發我的慈悲,我的慈悲就是滅你瞋恨的火,看誰能打過誰。你堅持你的忿怒!我堅持我的慈悲!我絕對死不相讓。

忿怒是你的火炎山,那慈悲就是我的大海水,我們就拼了,這樣到最後。他的忿火,就每個人到被逼極了,會悲忿嗎?他悲忿的地方我一定堅持我的慈悲心,絕對不放,就是要一直對你好,看你到底會不會退!

到最後你會發現慈悲是最有力量,它比瞋恨、怒火更有力量。它會像一個非常可怕的能把那個叫鎧甲、裝甲車、什麼山全部迅速消融的非常的一個力量,但是表現出來像水一樣柔的東西,可是它卻力量非凡。我是覺得關愛其實就是慈悲的展現。慈悲的意思就是予樂拔苦